过两天就是七月半,祭祖的日子
2023-07-30 17:32:00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用户13286206
【资料图】
农历七月十五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祭祖节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,道教称为中元节。
这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,放河灯、焚纸锭、祀亡魂,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历法。
在前面的文章里讲过,古人在历法中,把春分至秋分视为阳,万物生长收获的季节,春分以后,万物复苏,所以春分也叫“人门”;把秋分至春分视为阴,万物沉寂死亡的时间,秋分以后,万物枯萎,所以秋分也叫“鬼门”。
七月十五以后很快就是秋分,天气就将走向寒冷,是阴气主宰的时节,也是秋收的季节。生为人,死成鬼。这时就需要祭祀祖先,献上一年的收获,缅怀感恩祖先披荆斩棘的开创,也算是对一年的反省和检查。
敬天敬地敬祖宗,中国人的信仰之根在祭祖,这一传统,既源于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生存困难的需要,更源于中华文明诞生之初的英雄主义,不靠天不靠地,一切靠自己。
十日为暴,后羿射日;天塌地陷,女娲补天;民有疾瘼,神农尝草;洪水肆虐,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。精卫填海,夸父逐日,中华文明从诞生之初,就有英雄的倔犟。
把那些与自然抗争、改天换地、造福生民的祖先,敬为英雄,并认祖归宗,就是为了继承祖先不畏天地、不惧困难的英雄主义,所以《周易》曰: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厚德载物。”
中国人的祭祖,传承的是八千年的文明之脉。
标签: